2017年候任特首在開支申報中透露,造勢大會上所穿的「We Connect」T恤,首批印27件共花$1.5萬(平均每件$555.56),其後加印156件共花$4.57萬(平均每件$293)。何解一件如此低質素的T恤會那麼貴,性價比那麼低﹖有說那是因為競選辦曾更改要印製的口號,又適逢廠房臨近收爐,所以要額外付費趕工。是否值得見仁見智,反正平均每米成本比高鐵還高的行人天橋大家都可能要埋單,幾百元一件ocamp tee算什麼﹖
一件T恤的成本構成
一件普通T恤的成本很大部分來自面料,目前市場上的原材料多為棉和聚酯纖維。綿料可再細分為普通純棉、精梳棉、Lycra棉:普通純棉相對粗糙,洗滌後容易起毛粒和變形,多洗幾次便淪為睡衣或抹布;精梳棉經過加工,成本雖增,但手感與耐穿性較佳;Lycra棉則加入少量聚酯纖維,較具彈性,不易起皺。
另一主要成本來自圖案,是否出自名師手筆或名牌出品,有否任何版權費用。還有林林總總的印衫方式選擇,如數碼直印把油墨噴在面料上,不易脫色,可是效果較受機器質量影響;絲印要每種顏色製作一個模版,色彩愈多,成本愈貴;熱轉印的效果清晰,成本較高,適合少量製作,70、80後的朋友可記得那種即場印製自選圖案tee的店舖曾在港大行其道?
其他成本還包括配件(如嘜頭、吊牌)、加工(如裁剪、車縫)、廠房管理、包裝和運輸等,此外工廠位置、訂單數量、淡旺季節等都有影響。
本土印衫公司Inbudget Printing,於2014年成立,擁有自己的印刷團隊,為本地公司/機構服務。過去多年以大學學社印班衫班TEE為主,迎年為多家商業機構印刷公司制服,戲團制服。其老闆李先生指現時印衫服務競爭頗大,所以為滿足客戶的需要,所以其印衫服務不只是集中印Tee,現時Inbudget Printing 服務已拓展其多樣性,例如:
服裝上的多樣性: 大學生O-TEE,團體服,公司制服,活動制服
產品的多樣性: Tee,Polo,衞衣,索袋,棉布袋
印刷方法的多樣性: 絲印,燙印
如有印衫需要,可到https://www.inbudgetprinting.com/了解